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1883-1929

點閱:25

譯自:A history of Marxian economics

其他題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1883-1929

作者:M. C. 霍華德, J. E. 金著;顧海良[等]譯

出版年:2014[民103]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市

格式:PDF

ISBN:9787511718334

分類:社會學  簡體書  

附註:簡體字版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史(1883-1929)》是20世紀末西方學術界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發展史的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本書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從1883年到1929年的發展情況,即馬克思去世直到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這一時期的理論發展史。本卷分為三篇。第一篇為德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貢獻,包括對恩格斯和馬克思的經濟學遺產關系的分析、《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意義等。第二篇為俄國的理論貢獻,論述了馬克思經濟思想在俄國傳播的特點等等。第三篇是針對社會民主主義和共產主義理論中存在的重要爭議性主題而進行的論述。

霍華德(Michael Charles Howard),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經濟系杰出榮譽退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經濟理論、經濟思想史和經濟體制。重點關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史、異端經濟學研究。和金合作出版了《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紐約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史:1883-1929》(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1989年)、《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史(1929—1990)》(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1992年)等著作。
 
金(John Edward King)拉籌伯大學經濟和金融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異端經濟思想史,尤其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后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以及經濟思想方法論。他是《經濟學史評論(History of Economics Review)》、《經濟思想史(History of Economic Ideas)》、《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評論(Review of Keynesian Economics)》、《政治經濟學評論(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澳大利亞勞動經濟學雜志(Australian Journal of Labour Economics)》、《全球變化、和平和安全(Global Change, Peace and Security)》雜志的編委會成員。
 
譯者簡介
顧海良,經濟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經濟思想、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發表學術論文近300篇,出版和翻譯著作20多部。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和首席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理論經濟學組召集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會長、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全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全國高校社會科學科研管理研究會理事長。
常慶欣,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經濟思想史、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激進政治經濟學。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主要成員,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理事。在《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發表多篇論文,出版著作《激進政治經濟學的新趨向研究》。
劉和旺,湖北大學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制度經濟學、經濟思想史。在《經濟學季刊》、《經濟學動態》和《教學與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作為項目主持人主持了一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兩個省部級項目。
鮑金紅,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系主任。研究方向:西方經濟學。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當代經濟研究》、《中州學刊》等雜志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 附录:格罗斯曼崩溃模型的代数公式